Kaiyun·官方网站-(引领中国科技平台)

低空猎鹰:深圳的视野与抓力_KAIYUN

服务热线:

18530843555

Kaiyun平台作为国内领先的直升机制造企业

平台积极拓展新能源飞行器领域,研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

行业新闻

低空猎鹰:深圳的视野与抓力

作者:小编 点击: 发布时间:2025-08-25 10:17

  

低空猎鹰:深圳的视野与抓力(图1)

  我国自研的2吨级eVTOL“凯瑞鸥”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。受访单位供图

  在龙岗区大运中心,众多市民游客举起手机拍摄无人机表演的精彩瞬间。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

  “0326,发起配送。”指令发出,无人机腾空而起。载着一份肠粉加冰豆浆,飞向千米外的写字楼。

  从黎明到深夜,深圳的低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密度被重新定义。一个庞大的空中网络,正在热土之上密密编织。一场没有硝烟却轰轰烈烈的“天空革命”,正孕育着“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”。

  李晓阳今年26岁,来自河南。三年前他还是个“深漂”程序员,如今成了一名持证上岗的低空经济从业者。“以前写代码,现在‘写航线’。”他笑着说。

  上午9时,李晓阳已完成多单配送。他的操作屏上,好几架无人机正按规划航路自动飞行。他只需盯着无人机的飞行状态,处理突发情况。

  “最开始看到无人机送餐,大家会感到新奇,抢着拍照。现在都习惯了。”他说。

  周末的一个下午,沈先生陪着老家大哥一家逛人才公园。6岁的侄子突然喊口渴,一行人却忘了带水。他拿出手机下了一个外卖订单。不一会儿,两瓶冷冻饮料从天而降。哥嫂瞪大了眼。小侄子脱口而出:“太酷啦,嘢!”

  美团无人机运营总监杨俊伟介绍,节假日高峰,人才公园无人机外卖航线多架次,订单多得要排队。

  低空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深圳生长。无人机送餐、直升机观光、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跨城货运、空中应急救护、大型无人机灯光秀……这些都不再是“花瓶”、摆出来给人看看,而是深圳每天的一部分。

  2024年被称为“低空经济元年”。深圳——早起的鸟儿,却已经在品味猎物的滋味了。

  强大的无人机产业,是深圳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和底气。这里孕育出大疆、道通智能、大漠大、高巨创新等全球无人机领军企业,形成了完整产业链。目前,深圳已集聚1900多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,无人机全球专利布局超过1.4万件,全国90%的消费级无人机、60%的工业级无人机出自深圳。

  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、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手里有一组数据: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4%的市场份额,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5%以上的份额。这意味着,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60%以上,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30%以上,妥妥的造“机”机器。

  深圳还设立规模20亿元的低空产业基金,专注于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投资,包括低空飞行器研发、制造及相关服务。

  从全球无人机产业发源地到竞逐“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”,深圳用约十年时间接近完成一场天空产业的革命。

  “太忙了!我们的无人机表演已经排到年底了。”深圳龙华,大漠大公司总部,副总经理覃海群忙得脚不沾地。

  她与团队正忙着与欧美客户开视频会议,讨论如何通过最新研发的第四代“无人机集群自动化表演系统”,将客户需求落地为一场炫酷的“赛博烟花”。

  谁能想到,这支成立于2016年的年轻团队,9年间就实现了从80架到超1万架无人机编队灯光秀的历史跨越。如今,大漠大每年生产销售数万台无人机,覆盖超50个国家和地区,跻身全球无人机低空表演第一梯队。

  覃海群说,深圳的创业环境、产业政策、完善供应链、人才资源优势,是企业快速奔跑的外部推力。“低空表演的无人机数量大,以前在空域申请流程上比较繁琐,时间也长。”自《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》出台后,企业可利用数字化系统来申报,流程大大简化,带来了极大便利。

  在政策涵养下,大量低空企业在这里扎根,深圳低空越来越“热闹”。根据工作方案,全市直升机、eVTOL起降设施将在1公里半径内覆盖超过50%的建成区,70%以上市民可享受“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”低空快送服务。

  深圳低空经济的爆发式增长,不仅得益于政策和市场需求,更依托于一系列技术创新。从无人机集群控制到eVTOL跨海运输,深圳以技术为引擎,推动低空经济占据全球领先地位。

  数天前,我国自研的2吨级eVTOL“凯瑞鸥”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,从深圳大鹏起飞,58分钟后抵达150公里外的惠州19-3海上石油平台,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。

  蛇口邮轮母港,4名游客坐上东部通航的直升机。20分钟后,直升机降落在珠海东澳岛的停机坪上。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城海岛低空航线。

  “实在是太过瘾了,在空中俯瞰深圳,体验非常特别。”香港游客张先生是这次低空之旅的一员。

  从码头到田园,从高楼到景区……深圳低空网络密度逐渐向城市肌理深处延伸,涵盖日常生活、文旅表演、应急救援等领域;低空经济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,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。

  高德地图与龙岗区合作启动9亿元“空中高德”项目,吸引10余家低空生态企业聚集,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与适配工作,共同推动低空物流、智能驾驶等场景规模化应用。

  产业繁荣的背后,是深圳抢占低空制高点的霸气,一套涵盖技术、设施、法规、应用的系统正全面落地。

  “深圳没有等待天空开放,而是直接选择了建设天空。”一位行业观察者这样评价。

  当直升机在百米空域穿梭时,在更高的云端,阿联酋航空一架波音777-300ER满载旅客,飞向迪拜。地面上,刚通过竣工验收的深圳机场三跑道静卧着,等待年内上岗时刻。

  Kaiyun

  清晨5时许,资深航空爱好者褚文铭就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,登上宝安凤凰山观景台,镜头对准深圳机场。

  “十几年前,镜头里拍到的多是波音737这样的窄体机,现在拍到的宽体机、国际客货机越来越多了。”褚文铭感慨。

  他的镜头记录了深圳民航业一个个历史时刻:T3航站楼转场;机场卫星厅开工;南航A380首航深圳;顺丰首架波音757训练起飞;东航国产C919首飞深圳;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、6000万……

  客如云来,货如轮转。1991年通航之初,深圳机场只有一条跑道、一座小型航站楼,年旅客量不足百万。如今,它跻身全球最繁忙机场行列,形成“国际干线+国内快线+货运专线”立体网。

  深圳的天空是有层次的。高空航线让深圳与世界相连。低空网络让城市自己会“跑腿”。

  眼下,深圳正以自己的节奏编织“低空网”:2026年底,全市低空经济产值将突破1300亿元,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,开通人货低空商业航线条以上……

  不远的未来,深圳天空将是这样一幅景象:飞机在万米高空翱翔,低空飞行器在楼宇间穿行,智能调度系统让万架飞行器和谐共舞,共同谱写一曲“天上深圳”的交响乐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标签:
相关新闻
最新产品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8530843555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15713869690

二维码
线